新闻资讯
您当前位置: 首 页 >成都诚信建设制度化:企业信用需重视,多个平台惩戒"失信"
时间: 2015-03-03 来源: 邦进财务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诚信”是成都城市精神之一,是成都的城市名片。“航空第四城”、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262家、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货物吞吐量全国第一……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正在加快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支点与“桥头堡”。
成都成外商投资首选城市,与其“诚信名片”密不可分。如何打造“诚信名片”?2014年的成都在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方面都有哪些举措?为此,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工商局、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成都市企业诚信促进会等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和监督部门作了详细了解。
诚信和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诚信是企业维护和提升品牌形象、保持企业竞争力生命力的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诚信水平,完善成都诚信体系建设,强有力的平台支撑必不可少。
“一网一平台四系统”
“成都信用网”日均点击量1.2万次
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龚欣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网一平台四系统”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化格局。他说,该系统包含全域成都90万余户市场主体,1.9万余户中介机构(含企业和个体),3.6万余位重点人群,共计3000万余条信用记录。其中,“一网”——“成都信用网”的日均点击量约为1.2万次,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成都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对严重失信企业的信息披露、“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考核工作的推进、信用管理师资格证培训工作的开展......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及活动的举办,更好地为成都成为外商投资首选城市“保驾护航”。
建立诚信“红黑榜” 发布平台
加大对严重失信企业的信息披露
龚欣向记者介绍,2014年,成都市采用云计算等先进理念和技术,以“一网一平台四系统”(成都信用网,统一交换平台,企业、个体、中介机构和重点人群四个系统)为基础,启动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作。按照工作要求,成都市在身份信息基础上增加了企业股东、备案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成都首次将市本级1000余家社会组织的登记信息纳入市信用系统并公示。”
诚实守信信息平台不断完善,登记公示覆盖面不断扩大,成都的诚信信息库得到了充实。但对失信人的信用惩戒是如何进行的呢?记者了解到,除了将社会组织纳入市信用系列并公示,成都市还加大了对严重失信企业的信息披露。
2014年7月,由成都市文明办牵头,成都中院、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国资委等8家职能部门经过深入研讨,共同发布《“构建诚信 惩治失信”合作备忘录》,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范围、方式等进行了详尽规定。
按照《备忘录》要求,成都以“成都信用网”为依托,建立起了诚信“红黑榜”发布平台,对成都法院推送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予以黑榜曝光。记者了解到,该平台与中院执行局执行信息公开平台的相互配合,通过加强宣传等手段,增加社会关注度,对失信被执行人形成强大舆论压力。“我们还依托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国土局等部门工作职能,极大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生存空间,倒逼其履行法定义务,促进成都市社会信用水平提升。”龚欣补充道,成都市不断完善“成都信用网”“红黑名单榜”内容,加大金融、食药、质监、工商、法院等单位掌握的严重失信企业信息的披露。2014年,“成都信用网”发布信用新闻130篇、“红名单”7批次、“黑名单”15批次。
开通“成都信用”微信应用平台
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好更便捷地查询到企业信用信息,2014年9月“成都信用”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通。由此,成都增加了一个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信用信息服务功能平台。“社会公众可通过微信平台关注‘成都信用网’,便捷地查询企业信用。”龚欣向记者介绍。
除了平台建设,成都市还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信息使用工作。龚欣说,一是配合成都市信用信息系统公民信息库建设工作,初步实现了企业信用系统与公民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与协同应用;二是配合市文广新局“成都市文化市场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设置前置机实现了文化企业数据与文化许可信息数据的双向交换;三是服务“成都市电商自律诚信网”建设,为其提供成都市电商企业的身份信息数据,实现了自动更新信息的对接;四是加大信用信息在行政监管、企业上市等工作中的使用,2014年共办理企业信用查询5946家。
建立“点对点”查控机制
让“规避”行为无处遁形
成都中院新闻发言人毛宇健表示,通过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力度,法院充分整合了执行力量,拓展了强制执行措施渠道,在全社会形成了“严惩老赖”确保民生的良好执行氛围。
他说,针对当前部分失信被执行人有意规避执行的情况较为突出的特点,成都法院不断完善“点对点”网络查控机制,力争让“规避”行为无处遁形。
他说,成都中院目前已经与国土、车管、工商、房管等部门开通并试运行“点对点”网络查控机制并取得良好效果。记者了解到,“点对点”查控机制通过在法院和相关单位之间建立网络查控平台,以系统数据交换替代“人工上门”,能快速获取执行财产信息,高效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及时兑现当事人的权利。
据毛宇健介绍,“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消除了程序繁琐、效率低下、信息局限等障碍,缩短了查控时间,简化了操作手续,确保了执行案件的质量和效果。“法官只需点击鼠标,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对被执行人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的查询控制。以往一个执行法官需要逐一网点排队,一天最多查控两、三个银行网点,现在两、三天能查百家银行上千个网点,控制上百个账户。”
而为了提高法院执行工作效率,成都中院还将传统的针对“人流、车流”查控手段转变为针对“信息流、数据流”查控手段。“实现了法院与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共享,避免失信被执行人迅速转移资产。”毛宇健介绍说,这种做法全面限制了被执行人贷款、工程招投标等商业活动,大大压缩了其生存空间,倒逼其履行法定义务,推进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工作开展。目前全市已有192名被执行人迫于执行威慑主动履行债务,总计执行金额达3632万余元。
曝光287名失信被执行人
重拳出击“失信”行为
除了以“点对点”网络查控为手段全力“反规避”外。毛宇健向记者介绍,成都法院还加强了对失信被执行人曝光、惩治力度,重拳出击“失信”行为。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已集中曝光287名失信被执行人。
同时,为重拳打击“失信”行为,民航管理局也在协助成都中院限制被执行人乘坐民航客机。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中院已将向工商部门报送警示信息51条;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交数据1794条;向成都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库提交执行信息212件次;通过出入境管理处对64名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限制高消费229人;拘留失信被执行人2人。
制度不断完善,平台进一步升级,曝光力度的加强......多部门联动模式让成都的诚信建设更上一层台阶。成都市企业诚信促进会宣传指导部部长罗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的企业诚信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全市企业进行“守合同重信用”评价
成都市企业诚信促进会是在成都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由市工商局指导的市级协会,负责对全市企业进行“守重”评价。协会宣传指导部部长罗航向记者介绍,2014年,协会初步认定2013年度成都市AA级(市级)、A级[区(市)县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共计897户,其中成都市AA级(市级)企业397户,同比去年增长6.1% 、A级[区(市)县级]企业500户,同比去年增长7.5%。吸纳新申报会员企业167户,同比去年增长1.2%、经协会考核组考评有30户达标企业由A级[区(市)县级]升级到AA级(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所有申报合格企业均按要求在企业诚信平台上逐一进行不良记录检索,并于8月1日在成都信用网予以公示。”罗航介绍道。
此次公示扩大了“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影响力,提升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协会的公信力。
2014年成都市共有172户企业获得四川省省级“守合同重信用”AAA企业称号,并在四川信用网获得公示资格。其中,有25户成都市企业向协会自愿申报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经协会对会员资格的严格筛选,通过企业汇报和查看相关资料,省工商局在去年7月已对中铁八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等11户企业授予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荣誉称号。
截至去年6月,通过协会申报取得2012—2013年度国家工商总局公示资格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共计39户。“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罗航向记者这样表示。
举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合同专管员培训班
168名合同专管员获得信用管理师资格证
记者了解到,2014年成都市还举行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合同专管员培训班。为进一步增强企业诚信守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及应对诉讼风险的能力,成都市企业诚信促进会在去年加大培训力度,从往年的一年一次培训扩展到一年两次培训,分别针对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的合同纠纷、合同仲裁、合同诉讼等讲解培训,并针对企业的合同理论与实务、企业信用管理实务及风险应对、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等方面开展培训。2014年共有168名企业合同专员通过培训平台获得信用管理师三级执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企业靠信用赢得商机,靠信用占领市场,靠信用获得发展”已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罗航表示,下一步协会将积极组织会员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加强与同类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国内外企业合同信用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借鉴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开拓思路,为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赢得商机提供平台。“把提倡诚信理念,讲诚信服务,树诚信形象作为根本要求贯彻落实到企业中去,把成都市企业诚信建设成绩显著的先进企业推选出来,宣传出去,增强诚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特约记者 王彬荣)